新手必读:
快速导航 关闭

加入上海成考网-成人高考报名交流群

免费获取成考最新资讯和资料

+关注
报考指南
招生院校
辅导资料
首页 > 辅导资料 > 历年真题
首页 > 辅导资料 > 历年真题

成人高考2013年高起点《语文》文言文虚词“其”

上海成考网-成人高考报名 上海成考 2023-07-12 12:44:21 交流群+

【摘要】“其”可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一)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③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②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四)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巩固练习]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7、既其出。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10、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其孰能讥之乎?
  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3、其为死君乎?
  14、怀其璧。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3、则齐国其庶几乎?
  2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5、其若是,孰能御之?
  参考答案
  1-3、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4-6、 其中,其中的。7-9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们""我(的)"、"自己(的)。"
  10-1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14-1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17-18、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9、 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件事"之类的词。
  20-21、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
  22-2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24-2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 TAG: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上海成考网-成人高考报名 shck.net.cn
本文地址: https://ckb.net.cn/lnzt/3260.html

提示:系统将安排老师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上海成考网-成人高考报名交流群

扫一扫加学生交流群

与成考学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上海成考网

扫一扫加学生交流群

加上海成考网-成人高考报名微信,回复“福利”即可申请学费优惠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用户协议

沪ICP备2023014866号

考生在线咨询

成考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二维码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考试科目

招生问答

考试提醒

报名咨询

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