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未来三年,上海将开展打造116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市教委昨天发布《关于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意见》,最大亮点是通过名校长名师
将潜力学校的真正潜质挖出来
杨浦区三门中学地处杨浦、宝山、虹口三区交界。"此次‘强校工程’,学校主动申报实验校,这对学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三门中学校长秦娟看来,"强校工程"是强人才工程、强特色工程。"学校的基础可以,但特色不是很明显。如何把学校特色做好,最核心的是人。不仅包括自己,还要在‘强校工程’中把老师也带出来,在专家指导下,提升公办初中质量。"秦娟说,大环境给公办初中带来信心,在不断"利好"的提前下,将学校教育各方面工作做好,提升百姓对学校的满意度。
实施"强校工程"过程中,市教委通过"双名工程"有机融入的方式服务于"强校工程"实施。如确保每一所实验校都有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两名名师(含培养对象、特级教师),第四期双名工程教师种子计划优先选取实验校中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确保每所实验校有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种子计划等。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说,不同于以往,第四期"双名工程"面向所有的校长和老师,人人都有机会来申请。
"校长把家门口的学校办好,课堂和师资都是关键。在‘强校工程’中,让名校长、名师进入学校,有个好的领头人,将潜力学校的真正潜质挖出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相信通过3至5年,学校教育的生态肯定会有变化。"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说。在他看来,名校长不仅是选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遴选校长,就是要真正把一批有教育情怀的优秀教育者推到岗位上,带着感情从事这份事业。强校工程,不仅是办学的工程,也是培养名校长和名师的工程。
初中阶段名师名校长相对缺乏
近年来,本市通过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涌现了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从学段看,上海的小学教育处于高质量高均衡水平,初中阶段名师名校长相对缺乏,优质均衡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此次遴选的116所实验校,主要表现为绿色指标欠佳、改革积极性有待提高、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等。116所实验校中不少是有发展潜力的成长性学校,希望通过"强校工程",以点带面,以不同的办学特色,重点抬升初中底部,加强名校长名师的培养和配备,采取优质品牌带动,促进面上公办初中共同进步。
此次"强校工程"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保障。嘉定区有36所初中,8所实验校以优质初中、潜力初中等分类施策,加强内涵建设,鼓励以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新优质学校等联动方式,基于城乡义务教育精准施策,让每所初中都有发展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今年9月,从区域层面建构符合青少年发展规律的科创课程群,并将以此课程群建设为推力,新建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青少年科创基地,基地将以科创情景教室的形式呈现,届时全区36所初中学生都可到这个大平台上接受科创教育。今年4月,百年老校启良中学试点融合办学,成为嘉定区教育学院教改基地学校,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对接新中考改革。作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启良中学校长陆正芳说,建立学校动态发展性档案与专家指导团队,基于学校校情、基础、自我规划,对学校进行系统专业的诊断,配以对应指导,是学校期待也是接地气的有效举措,让更多教师走向名师的规划之路。
"‘强校工程’还建立退出机制,不仅包括成绩不显著的实验校退出,还包括牵头校退出,让学校真正‘动’起来,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专家组成员、市教科院普教所原所长胡兴宏说,"强校工程"特别重视内涵建设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为公办初中提供了专家指导、政策支持等各类平台,对整个初中的生态改变有积极作用,促进学校内生动力。
让百所初中享教育改革"红利"
近两年,本市出台多项措施规范义务教育秩序。从入口上,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政策,从出口上,出台中考改革方案,引导家长理性选择。持续优化教育生态,不仅需要从"外部"治理,如出台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管理的一标准两办法,严格规范培训机构的办班、办赛行为;从"内部"建设上,今后一段时间将围绕初中提质增效,强化实验校名校长名师的配备,深化课程教学变革,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市民获得感,缓解小升初入学焦虑。
今年3月,本市发布新中考改革政策,特别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向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倾斜,既为公办初中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又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实施"强校工程",就是要培育并树立一批主动适应中考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验校,为面上公办初中适应新中考改革提供借鉴。"办校关键靠校长,由‘双名工程’助力‘强校工程’,进一步抬高初中教育的底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从政策设计上,"强校工程"不仅体现了精准施策,也配套一系列政策,从人财物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保障,让百所初中有机会参与享受教育改革带来的"红利"。
在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市级专家组组长、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看来,开展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在教育均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教育基础。"不只是提高分数,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和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素养,最核心的是提升校长领导能力、教师师德水平、专业能力等,体现在立德树人的硬功夫上。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新一期的名师工程将校长培训、师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正是抓住了一所学校发展最关键的举措。"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