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庄子·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答案:D 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季氏将伐颛臾》 D.《庄子·秋水》 答案:C 3.《论学问》是一篇有关学问的( ) A.普通的书信集 B.论说性随笔 C.随感录 D.演讲稿 答案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庄子·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答案:D
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
A.《谏逐客书》
B.《寡人之于国也》
C.《季氏将伐颛臾》
D.《庄子·秋水》
答案:C
3.《论学问》是一篇有关学问的( )
A.普通的书信集
B.论说性随笔
C.随感录
D.演讲稿
答案:B
4.《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 )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宾语前置
D.双宾语句
答案:C
5.下列散文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往事》(一之十四)
B.《故都的秋》
C.《箱子岩》
D.《爱尔克的灯光》
答案:A
6.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答案:D
7.“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答案:C
8.《香市》是一篇( )
A.风景散文
B.回忆性议论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答案:C
9.梁实秋的《谈时间》是一篇( )
A. 抒情随笔
B.记景随笔
C.议论性随笔
D.纪实随笔
答案:C
10.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一篇是( )
A.《答司马谏议书》
B.《庄子·秋水》
C.《报刘一丈书》
D.《谏逐客书》
答案:D
(一)阅读《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两段文字,然后回答21~22小题。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日:“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21.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柳宗元“传其事”的目的是表达他不满唐代官吏的令烦扰民,他完全同意郭囊蓑对唐代官吏的批评。
22.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可否移为为官之理?扣紧课文回答。(4分)
答案:可以移为为官之理。因为种树之道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唐代官吏,是与此相反,政令繁多,扰民到极致。郭橐驼要求的是“有暇生产”、“生活安定”。
23.郭橐驼是怎样批评唐代官吏的政令繁多而扰民的?(4分)
答案:郭橐驼批评唐代官吏:“好烦其令”,令多扰民,朝令夕改,让百姓忙于应酬、接待,无暇生产。
(二)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4.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4分)
答案: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
2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答案:对“涂有饿莩”的现实,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
26.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4分)
答案: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 TAG: